发布时间:2021/7/10 22:58:07 人气: 来源:
村民将收获的大蒜进行分拣、打包,为销售做准备。(闫家明 摄)
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是今年商河县白桥镇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1号大蒜深加工车间内,生产设备正开足马力进行大蒜切片生产。一头头大蒜经过去皮、水洗、分拣、切片直至烘干,整个流程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
“这次我们接到了4万吨的出口订单,现在我们正昼夜不停地加紧生产。现在的生产设备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可以满足订单的需要。”生产线承包人李孝华说道。
李孝华是白桥镇一名大蒜种植大户,从事大蒜收购销售业务多年。经过考察,李孝华发现大蒜蒜片作为大蒜深加工原料,市场需求巨大,于是他购进设备开始进行大蒜切片生产业务。“加工成蒜片后,常温下能存储两年,老百姓可选择低价时存储,高价时再出售,效益更高。”李孝华说道。
像李孝华一样,大大小小的蒜片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白桥镇迅速发展壮大。为提高大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白桥镇在大蒜品质上做文章,通过实施整建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及山东商河大蒜新六产融合发展示范点,将7万亩大蒜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大蒜品质。如今,每年大蒜收获时,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收购大蒜。
白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深深明白,面对市场的变化,要打破产业发展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就要牢牢抓住大蒜深加工这个关键环节。发展大蒜深加工产业,最先需要破题的是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白桥镇借鉴先进经验,建设日处理2400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处,并投资1.6亿元建设10条高标准大蒜深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园区办公综合楼、食堂、蒜皮综合利用车间、有机肥生产及维修车间、蒜片存储区等。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年消化大蒜8万吨,年产蒜片制品2.5万吨、蒜米1万吨,蒜粉、蒜粒800吨,蒜皮加工综合利用600吨、有机肥产品300吨。“10条深加工生产线建成后,完全可以确保本地农户大蒜得到消耗。”济南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负责人张永磊信心满满地说。
项目的建设对李孝华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外地建厂来回运输成本确实太高,不如在本地发展大蒜深加工。现在好了,产业园的建设让我们这些本地企业和农户都能直接受益。”李孝华说。
为确保项目赶在大蒜收获前建成投入使用,白桥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经过120天的紧张建设,由李孝华承包的第一条大蒜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产业园10条生产线已全部调试完毕,5家企业正式签约落户。
项目建成后,白桥镇通过“企业+园区+基地+农户”的形式,与当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蒜成熟后,企业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大蒜,就地转化增值。有了这10条深加工生产线,预计每斤大蒜能多卖一角到两角,按一亩地产蒜1500公斤,老百姓至少增收300元/亩。
此外,该项目还采取租赁模式,将污水处理系统租赁给有经验的公司运营,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租金。同时,大蒜加工业户投入使用后,将按照加工业户污水排放量收取污水处理费用。据估算,污水处理系统连同融合发展的大蒜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年收入可突破10亿元。
“在园区内将大蒜剥皮、切片、烘干,加工成蒜片,算是迈出深加工的‘一小步’,后续还将发展蒜粉、蒜粒、蒜米、黑蒜等,让深加工产品日趋丰富,提高大蒜产品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条,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白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苏仁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