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大蒜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
本项目占地200亩,大蒜深加工生产线10条,生产车间30000平方米,年加工新鲜大蒜15万吨,产品3.6万吨,建设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的大蒜深加工污水处理厂一座2400m3/D。
该项目已与2020年2月开工建设,2020年8月建设完成投入使用。
(三)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总投资16000万元,包括污水处理厂2190万元,标准化厂房投资5000万元,基础设施配套2100万元,专用设备投资6710万元。
(四)项目建设可行性和合理性
依托白桥镇以及周边乡镇近20万大蒜种植面积,年产大蒜30万吨,蒜薹15万吨,园区建成后将消化大蒜产能15万吨,因此项目具备实施的产业基础。
在园区建设时,本项目经由国内权威设计院进行设计优化,尽量集中建设、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视觉上也要尽量美观。项目为建设用地,不占用农田耕地,不影响居民耕种。
本项目所涉及的土地,将严格按照国家及山东省、市的相关规定办理使用手续,项目所在地远离居民点,在建设期和运行维护期间均不会对村庄和居民点产生任何影响。
(五)项目技术支撑
目前大蒜深加工技术已经成熟,可以直接引进。其难点在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大蒜深加工过程中产生高浓度废水,COD多达2至3万mg/L,由于大蒜具有强烈的抑菌作用,大蒜素中的硫醚能够氧化含巯基的酶,抑制了细胞分裂,破坏了微生物的正常代谢,因此采用传统的物化—生化方法进行处理效果较差。白桥镇经多方了解、外出考察,最终确定由同类规模以上业绩单位济南源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建设运营;
排放满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 4 部分:海河流域》(DB37/3416.4-2018)表2中二级标准对应的排放浓度限值,处理后的废水排入暂存池暂存后用于周围农田灌溉,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表1标准(旱作)要求。废水排放执行严格的标准。
表17 《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 4 部分:海河流域》(DB37/3416.4-2018)表2中二级标准。
指标 | COD | BOD5 | SS | 氨氮 |
标准 | ≤60mg/L | ≤20mg/L | ≤30mg/L | ≤10mg/L |
三、项目建成意义
(一)有利于把控大蒜产品定价权,提升一产。多年以来,我镇80%的大蒜以原料的形式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销售,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时,大蒜生产农户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大蒜价格常常受到外地收购商的串通压价,农户收益空间被压缩。项目建成后,带动起来的大蒜深加工生产线和冷库群,将对大蒜市场价格起到烘衬左右,避免出现蒜贱伤农情况。同时,可以污水处理作为抓手,引导大蒜加工企业发挥农业龙头作用,推广大蒜标准化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对农户大蒜种植从品种改良、生产过程、技术指导等环节进行监控,发展高端大蒜产品,推进大蒜产业提档升级。
(二)有利于拉长大蒜产业链条,壮大二产。该项目建成后,有效解决白桥大蒜产业处于产业链末端问题,建设10条大蒜深加工标准厂房,以出租或出售的方式提供给大蒜加工业户使用,按照加工业户污水排放量收取污水处理费用。据初步估算,该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税收2500余万元。如果项目全负荷运转,可年消化15万吨以上的大蒜产能,带动周边镇街的大蒜产业发展。届时,可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税收4000余万元。
(三)有利于创建全国大蒜产业强镇和大蒜特色小镇,激活三产。创建全国大蒜产业强镇和大蒜特色小镇是我镇确立的城镇建设发展目标,项目建成后,将拉动全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高全镇工业增加值,激活运输、餐饮、住宿、会展等三产服务业发展,三次产业比重将得到优化调整,为白桥镇创建大蒜特色小镇奠定产业基础。同时,该项目距离镇区2公里左右,镇区的污水处理也能够共享该项目污水处理系统,为创建大蒜特色小镇提供基础设施条件。